? ? ? ?來源:生物醫(yī)藥科研之家
導讀 ? ? ? ?結直腸癌(CRC)是美國第三大常見癌癥,也是癌癥相關死亡的第二大原因。氧化應激是包括結直腸癌在內的許多人類疾病的共同特征,正在成為結直腸癌發(fā)展的重要因素。然而,氧化還原平衡失調促進結直腸癌發(fā)生的分子機制仍不明確。為了識別結直腸癌的新致病因素,促進診斷標記物和/或干預目標的開發(fā)以降低結直腸癌的風險,更好地了解其潛在的機制是很重要的。 ? ? ? ?新出現(xiàn)的研究支持脂質代謝產物,如脂肪酸的酶促代謝產物(如二十烷基類)和脂肪酸的非酶氧化產物(如脂質過氧化產物)是調節(jié)炎癥和腫瘤發(fā)生的重要信號分子。為了系統(tǒng)地分析結直腸癌中脂質代謝物是如何被解除調節(jié)的,作者進行了基于液相色譜-串聯(lián)質譜(LC-MS/MS)的脂質組學研究,在已建立的偶氮甲烷(AOM)/右旋糖酐硫酸鈉(DSS)誘導的小鼠結直腸癌模型中,該方法可以檢測來自酶和非酶過程的100多種脂質代謝物。在這里,作者發(fā)現(xiàn)環(huán)氧酮基十八烯酸(EKODE)是一種脂質過氧化產物,與健康小鼠相比,AOM/DSS誘導的CRC小鼠結腸組織中的脂質代謝產物顯著增加。作者假設EKODE的形成可能在氧化應激和結腸癌發(fā)生之間提供一種新的機制聯(lián)系。到目前為止,EKODE對炎癥和癌癥的作用尚不清楚。為了驗證作者的假設,作者在動物和細胞培養(yǎng)模型中確定了EKODE在調節(jié)結腸炎和結腸癌發(fā)生中的功能作用。
論文ID 題目:The lipid peroxidation product EKODE exacerbates colonic inflammation and colon tumorigenesis 譯名:脂質過氧化產物EKODE加劇結腸炎和結腸腫瘤的發(fā)生 期刊:Redox Biology? IF:9.986 發(fā)表時間:2021.1.27 通訊作者單位:馬薩諸塞大學 DOI號:https://doi.org/10.1016/j.redox.2021.101880
主要內容 ? ? ? ?在作者先前的研究中,作者使用基于LC-MS/MS的脂質組學方法系統(tǒng)地分析了在AOM/DSS誘導的小鼠結直腸癌模型中,脂質代謝物是如何被解除調節(jié)的。作者重新分析了脂質組學數(shù)據(jù)。在結腸中檢測到的脂質分子(總共56種化合物)中,最顯著增加的化合物包括三類脂質:(I)15-脂氧合酶(LOX)衍生的13-羥基十八碳三烯酸(13-HoTrE),(Ii)CYP衍生的環(huán)氧脂肪酸,包括9(10)-環(huán)氧十八烯酸(EpOME),9(10)-,12(13)-環(huán)氧十八碳二烯酸。作者和其他人的研究表明,15-LOX和CYP衍生的脂質代謝產物是結腸癌的重要介質,而EKODE在結腸癌中的作用尚不清楚。因此,這里關注的是EKODE。 圖一:脂質組學分析表明,EKODE是AOM/DSS誘導的CRC小鼠結腸中最顯著增加的脂質之一 ? ? ? ?為了驗證這一假說,作者分析了對照健康小鼠和AOM/dss誘導的CRC小鼠結腸中氧化標記物的表達。首先,作者分析了小鼠結腸腫瘤的發(fā)生。健康對照小鼠(未經Aom/DSS治療)結腸內無腫瘤,而AOM/DSS治療組小鼠平均每只有1~5個腫瘤。與作者的結果一致,AOM/DSS誘導的結腸癌小鼠結腸中EKODE濃度較高,進一步支持結腸癌患者EKODE增加。接下來,作者分析了氧化標記物在小鼠結腸中的表達。與對照組相比,結腸癌小鼠結腸中抗氧化基因的表達降低,包括SOD1(編碼超氧化物歧化酶1)、Cat(編碼過氧化氫酶)、GSR(編碼谷胱甘肽二硫還原酶)、Gsta1(編碼谷胱甘肽S-轉移酶A1)、GSTM1(編碼谷胱甘肽S-轉移酶M1)和Hmox1(編碼血紅素加氧酶-1)。此外,CRC小鼠在結腸中有較高的促氧化基因MPO(編碼髓過氧化物酶)的表達。總體而言,這些結果表明CRC小鼠在結腸中有更嚴重的氧化應激。 圖二:AOM/DSS誘導的結腸癌小鼠結腸氧化應激和EKODE增加
總結 ? ? ? ?綜上所述,作者發(fā)現(xiàn)EKODE,一種內源性脂質過氧化衍生化合物,在結直腸癌小鼠模型中增加,并促進了小鼠結腸炎和結直腸癌的發(fā)展。這些結果支持EKODE可能是氧化應激與結腸癌發(fā)生之間的一種新的機制聯(lián)系。 ? ? ??如涉及知識產權請與我司聯(lián)系
原文鏈接 https://doi.org/10.1016/j.redox.2021.101880 參考文獻 1.R.L. Siegel, K.D. Miller, A. Jemal, Cancer statistics, Ca - Cancer J. Clin. 68 (1) (2018) 7–30, 2018. |